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微信
|邮件系统|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主题分类 > 建议提案
索  引 号:000014349/2021-248544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成文日期:2021年06月30日
标  题: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008号提案答复的函(桂水函〔2021〕103号)
发文字号:桂水函〔2021〕103号发布日期:2021年06月30日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20210008号提案答复的函(桂水函〔2021〕103号)

2021-06-30 15:35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自治区科协: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2019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水利厅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桂水资源函〔2019〕94号)。实施方案内容贯穿广西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涉及5项主要目标和30项重点任务;主体单位涉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等与经济社会相关的18个成员单位,致力于系统解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水问题。

(一)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农业节水。

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相关科研经费投入。2020年,累计投入3.914亿元大力发展节水基础能力建设,其中:高效节水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面投入3.6亿元,共建设20万亩以上的高效节水型高标准农田,推广管灌、微灌、喷灌技术,建成后的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5%以上,切实提高农田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畜禽节水控污养殖方面投入资金3100万元,支持升级改造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及牛羊养殖场提升节水控污养殖工艺;节水农业方面区本级投入40万元,进行墒情土壤检测和智能水肥一体化建设。

二是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2020年我区主要推广水肥一体化、水稻浅湿控制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深耕深松、聚土垄作、喷灌、滴灌、集雨补灌等技术。全区推广节水农业技术2245.3万亩,比上年增加336.8万亩,预计实现节水8.5亿立方、节肥5.3万吨,促进农作物增产10.2亿公斤,带动农民增收40.1亿元。其中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436.7万亩,比上年增加74.7万亩。节水农业技术中应用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重点的农田节水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比较明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节水可达30%以上,节肥20%以上,增产可达10%以上,亩增收可达500元以上,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效益十分显著。

三是大力推进畜禽现代生态养殖。畜牧养殖业界以源头减污和畜禽粪肥全量化便利化还田为目标,建立以节水控污为导向的畜禽生态养殖认证标准(2.0版),在全区大力推广生猪高架床+防溢漏饮水器、肉(奶牛)垫料地板、肉鸭垫料地板等免冲水等节水技术,促进畜禽养殖源头控污、过程控污和末端利用,2020年底,全区8432个规模养殖场通过自治区生态养殖认证,其中五星级养殖场427个,四星级1909个,三星级6096个,认证比例达到93.39%,超过90%的规划任务。2017~2020年,全区27个畜牧大县实施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四是组织开展节水型灌区建设,2020年全区认定节水型灌区2个: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和河池市金城江区六甲灌区;认定节水农业示范区1个:桂平市南木镇柑橘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

五是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2020年广西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抓手,优化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同时推广粮食节水农业技术,大力发展旱粮作物间套种技术,旱粮作物种植进一步扩大。

六是修订灌溉用水定额,加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2018~2019年,自治区水利厅联合农业农村厅、林业局等部门,修订并完成《农林牧渔业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DB45/T804-2019)。广西综合毛灌溉定额从2015年的865.4立方米/亩降低到2020年的763立方米/亩,亩均节水11.8%。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09,相比2015年的0.465提高了9.5%。

(二)建立刚性约束制度,推进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

2016年底广西即完成了《广西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报告》,各市也相继完成对所辖县(市、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广西全区的水资源承载现状总体上处于不超载状态。而对于局部地下水超采区,由自治区水利厅牵头对南宁市、北海市超采区进行督导,编制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实施超采区综合治理,目前两地已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2017年广西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桂水资源〔2017〕8号),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2020年,全区实际用水总量261亿立方米,低于309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将“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构建节水标准定额管理体系,科学制定用水定额并动态调整,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流量,开展节水行动,健全节水激励机制,鼓励再生水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等内容纳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纳入正在编制的“十四五”生态文明强区建设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将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统筹谋划。同时,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相关要求,推动沿海地区高耗水行业和工业园区优先利用海水,指导火电、核电等项目冷却水优先利用海水。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将老旧二次供水设施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2021年将各市符合国家界定标准的城镇老旧小区全部列入改造项目,重点支持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

(三)创新节水模式。

为践行习近平“十六字”治水思路中“两手发力”的重要内涵,2019年自治区水利厅带头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激发市场活力,约束单位用水,并率先面向水利行业内部及广西高校推广。2020年初,百色市水利局、贵港市水利局等市级机关带头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截止2020年10月31日,61个市、县级水利局中有27家单位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此外,水利行业如玉林水文中心、柳州市水电建筑工程处等12家单位均签订合同节水项目合同。在水利行业节水示范引领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均签订了合同节水项目合同。其中,围绕节水型高校建设,由自治区水利厅、南宁市水利局重点指导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合同节水项目,业已成为广西高校合同节水项目的标杆,学院形成《以合同节水管理为突破口,有效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的典型案例向全区高校进行推广。

在推进节水载体建设方面,多年来自治区组织创建节水型小区、节水型企业,截至2020年底,组织考核并通过验收的节水型小区累计130个、节水型企业累计61个。“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在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制糖、火力发电等重点用水行业持续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工作,通过制定节水型企业建设目标和推进工作措施,加强对节水型企业建设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先后开展了自治区节水型企业、市级节水型企业、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的评选工作,进一步提高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的达标覆盖率。同时,2020年由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组织推荐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利厅等7家单位作为我区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单位上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2021年4月,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下达2021-2022年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和复核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2021年10月底前,区直机关须全部完成创建,所属事业单位50%以上须完成创建。同时要求2022年前,市直机关须全部完成创建,所属事业单位50%以上须完成创建。

(四)推动非常规水源利用。

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广西水资源综合规划》、《广西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广西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均把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提出目标要求。非常规水源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工程的供水量。目前广西各市县均建成有污水处理厂,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出台非常规水价格指导意见,要求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确保再生水利用设施正常运转,将水质符合国家再生水水质标准的中水利用于绿化、景观等。南宁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子项目补水工程,项目于2016年9月竣工投产。通过对南宁市埌东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使水质指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竹排冲,做为竹排冲河道的景观补水,实现再生水利用,回用规模可达35万立方米/日。在百色、河池、崇左等岩溶发育的石山地区建设地头水柜和家庭水柜等雨水集蓄工程,雨水利用较为普遍。沿海地区推广海水直流冷却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根据《广西水资源公报》统计,2020年广西非常规水源利用量约为2.06m³,通过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各市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逐渐转变以往对城市下游“大截排、大集中”建设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设施的思路,从利于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及城市河道生态补水的角度出发,优化布局、集散结合、适度分布,加快污水再生利用。

(五)加大节水宣传教育。

广西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每年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节水科普周等宣传活动,切实加强节水形势宣传和知识普及,引领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2020年,由广西区级主导的节水宣传教育主要有“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2020年节水大使评选活动、“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和水利职工节水护水进乡镇活动、“县委书记谈节水”宣传工作、“养成节水好习惯 树立绿色新风尚”城市水周活动等,所有活动均通过新旧媒体渠道进行报道,省级主流媒体有广西日报、广西卫视等,新媒体有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等。年度累计向中国水利报社供稿24篇,其中90%以上的文章在中国水利报、全国节水办官微、全国节水办官方网站上发表。

广西积极参与由全国节水办指导,中国水利报社、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节水中国”公益微视频大赛,2020年12月28日,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公布,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2家单位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其中,广西即获得3个名额:广西壮族自治区节约用水办公室、桂林市水利局、柳州市水利局均荣获“优秀组织奖”。

广西尤其重视对于青年学生的节水教育,自2020年起由自治区水利厅、教育厅面向全区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学生联合开展“节水大使”评选活动,并于次年5月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举办盛大的颁奖仪式。2020年的活动以作品征集为主,类型涵盖原创绘画、书法、海报、短视频等多个方面,其中年龄最大的创作者超过40岁,最小的创作者年仅7岁。从创作者、指导老师,再到各级水利、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组织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超过十万人参与了2020年广西节水大使的评选活动,全区累计评选出节水大使1366名。2020年12月20日,自治区水利厅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在南宁市三祺广场举办了为期20天的广西2020年节水大使作品跨年大展,涵盖原创绘画、书法、海报、短视频等122份作品,向社会传达节水爱水理念。目前,第二届广西节水大使评选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中,活动涵盖了节约用水知识大赛、“节水在身边”短视频创作等多项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广西将进一步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推动我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十四五”节水目标。

一是开展《广西节水条例》调研论证和起草工作,推动广西节水立法进程。组织编制印发广西“十四五”节水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广西节水总体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为“十四五”节水工作提供支撑。

二是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计划2021年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不少于13个,建成率达到40%,提前并超额完成水利部提出2022年达到30%的目标任务。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为节水管理培育新的工作亮点。

三是加强节水评价和用水定额监督管理。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从严叫停节水评价不通过的项目,在前期工作中突出节水的优先地位。启动第三轮工业行业、城镇生活用水定额地方标准修订。

四是加大节水型载体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广西水利系统节水机关建设和验收工作,会同自治区住建厅、教育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广西公共领域节水型单位、节水型高校的建设和复核工作,组织各地开展节水教育基地建设,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28个节水教育基地建设。

五是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和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实施用水统计调查制度,以钢铁、宾馆、高校等用水大户为重点,做好用水定额和计划监督管理,加强用水统计管理。继续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争取实现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火力发电等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全覆盖。

六是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供水设施改造,按2021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逐步推进各市老旧小区供水(包含二次供水)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作。

七是继续抓好节水宣传教育。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节水科普周等宣传活动,推进节水护水志愿行动,推动节水进教材、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引领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开展节水培训,举办节水论坛,交流节水技术和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2021年6月30日

文件下载: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