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微信
|邮件系统| 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互动 > 在线访谈

23年时空回响 抗洪何以不再是“新闻”?

2024-09-13 18:25     来源: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9月12日晚7点30分,郁江南宁水文站出现76.28米的洪峰水位,为2001年以来最大洪水,洪峰平稳通过南宁城区河段。此时此刻,仍有数百名干部群众坚守在邕江两岸的抗洪一线。23年岁月回响,“人在堤在”的誓言不变,但我们抗击洪水的能力却今非昔比。如今,抗洪何以不再是“新闻”?让我们从一组对比说起。

    【记者现场:记者 游芸 (9月13日10:00  南宁市民生码头)这里是南宁市民生码头的入口,也就是老南宁熟知的“大坑口”。现在水位正在缓慢下降,很快在我身后的这扇防洪闸也将重新开启,迎接市民和游客。而在2001年7月8日,南宁邕江洪峰77.42米,城区河道最高处,水位与堤坝齐平。大坑口,是全民牵挂的抗洪主阵地。】

    【记者现场:记者  陆丽丝(9月12日16:00  南宁市荣和新城小区)在我前面就是荣和新城小区,同样是洪峰过境,这里的生活依旧秩序井然。但在23年前的大洪水中,这里却是涨水2层楼,亟待救援的孤岛。】

    堤外洪水滔天,堤内民生如常,这道堤防,修得不易。2002年5月至2007年底,国家投入资金,沿邕江两岸修建了38.75公里的堤路园工程,使邕江的防洪标准由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2006年底,邕江上游的百色水利枢纽竣工,2014年,老口枢纽船闸建成通航,两者联合调度,使南宁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能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2008年,邕江洪峰达到了75.89米,但在防洪大堤的保护下,南宁城区未受影响;2019年底,邕江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千年邕江,在新时代书写了新的民生画卷。

    今年9月,自台风“摩羯”形成以来,有关部门秉承 “提前预判、科学调度,蓄洪兼施”的原则,多措并举,有效减轻了南宁城区的防洪压力。

    23年前,我们在“生命方舟”中,记录下解放军官兵奋力营救群众的动人影像。23年后,我们在江堤河岸上,看到老百姓晨练起舞的如常生活。

    23年前,数十万军民日夜奋战,用沙袋垒起的防洪墙和顽强信念,守卫住了一座城。23年后,邕江大堤在洪水中岿然屹立,更显党和政府护佑人民的决心。

文件下载: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