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南宁市河长制办公室、南宁市水利局联合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开展“守护生命之源 共筑幸福家园”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为宣传主题,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通过科普展示、实践体验、公益倡导等多元形式,呼吁全社会凝聚节水共识,共同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
据悉,2024年,南宁市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围绕提质生产力,加快水网建设,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水利投资在完成、在建、储备项目等均创下历史新高。全市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60.6%。总投资1145亿元的《南宁市水网建设规划》获得批复,成功入选广西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邕北灌区纳入国家“两重”项目清单。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南宁段等重大工程提速建设,宾阳大庄支线提前4个月通水,为宾阳县及周边乡镇约43万人提供每天17.3万立方米用水。民生水利交出“暖心答卷”,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分别达到94.14%和50.04%,全年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7.68万亩,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年度用水总量为32.35亿立方米比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标39.70亿立方米低7.35亿立方米。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8.55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7.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00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5.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6,与年度考核目标值0.526持平;南宁市保持连续10年水资源总量不上升。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100%、持续实现“二类水入境,二类水出境”,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七年保持100%。邕江(郁江南宁市段)入选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案例,南国紫薇园列入自治区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天雹水库等17座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工程。2024年10月,南宁五投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广西首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成功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宁市第四大洪水——郁江2024年第1号洪水,实现全年水旱灾害防御零伤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水安全保障。
南宁市水利局水资源科长覃鑫恺介绍,南宁市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以期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不断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效能,水资源管理卓有成效。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用水,近三年全市用水总量为32.5亿立方米,距离自治区下达指标尚有7.2亿立方米的结余,剩余水量足够满足南宁市未来10年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第33届“世界水日”与第38届“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此次活动特邀水利领域权威专家专题解读“水利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讲座聚焦南宁市在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河湖长制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深度阐释“水量账、生态账、民生账”协同共治理念。南宁正以制度创新破解“水困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公众参与的重要环节,活动组织市民代表走进江南水质净化厂,通过可视化展示与互动讲解,让市民们直观感受到“污水变清流”的全过程,进一步增强了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在活动收官环节,举行“共植民族团结生态林”主题活动,南宁市各族群众代表、学生志愿者等携手栽种了一批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树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南宁市水利局副局长陈国丽表示:“水资源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本次活动通过开放治水成果、普及节水技术,旨在让公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筑牢水资源安全防线。”
市民谭凤女士带着孩子参加了这次活动,她认为活动把课堂知识延伸到了生活中,增加了孩子的体验感,“通过现场参观,孩子更了解水循环的原理,有助于提高他的节水意识”。
活动同步发布《节水护水共建生态绿城》倡议书,号召企业、市民参与水资源保护。“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刻知道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是不可忽视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都应该对水进行二次利用,比如说用淘米水浇花,在生活中如果看到水龙头没有及时关闭,要进行关闭,做到不浪费水资源,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南宁市福建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刘丽婷说。
据南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南宁市将持续强化水网规划与项目推进,争取推动投资143亿元的邕北灌区在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全力争取屏山水库及灌区年内取得自治区发改委可研批复,伶俐水库及灌区列入国家“十五五”规划,为构建南宁市千年水网奠定基础。续建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南宁部分、南宁市石埠堤改扩建工程等13个重点项目,推动沙江治理项目等7个新项目开工,实施31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作为世纪工程的三大灌区建成后,将与其他项目一起,构建南宁市水网之“纲” 、织密南宁水网之“目”、打牢南宁水网之“结”,奠定新时代南宁市水网的基础,与自治区水网衔接,形成“多源互济、互联互通、统筹调配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在提升农村供水质量方面,南宁市将依托邕北灌区、屏山水库及灌区工程、伶俐水库及灌区工程等重点输水工程布局,系统性实施农村供水提质攻坚行动。2025年计划续建和新建宾阳县、马山县等8个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项目,积极谋划南宁市郁江北岸城乡供水一体化引调水工程等,争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2%。在筑牢城市防洪屏障方面,按照“外控、绕排、内守、强排”的科学思路,大力实施南宁市排涝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邕江防洪排涝泵站二期工程等堤防项目建设,全面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将持续水资源水生态保护治理, 以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为目标,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9.7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5%及1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6以上, 主要河流生态流量控制断面达标率100%以上;完成全口径水土流失治理165平方公里以上,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83.47%;河湖库“四乱”问题基本动态清零;年度水事违法案件及时结案率达90%以上;推进2025年度广西幸福河湖建设,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江碧水映照初心使命。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公众开放日不仅是一场水务成果的展示盛会,更是一次全民水情教育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宁市将以更高标准守护碧水清流,以更实举措推动人水和谐,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南宁智慧、南宁力量!
解读